共 355 篇文章 |
|
賽博朋克中的企業戰爭會發生嗎?“企業戰爭”也就成了賽博朋克的重要世界觀。以美國為例,目前美國大約有7家大型的私人軍事承包公司,這些公司幫助美國實行諸如傭兵服務、海上航路安全(反海盜)、爆破排雷、重要人士保安、訓練和網絡黑客行為等多種軍事和準軍事服務。而企業對于這么大的一個利益市場必定會進行競爭,這也就是企業戰爭的起源了... 閱14 轉0 評0 公眾公開 20-12-21 00:57 |
覺得吧,能和大家說到說到了,從1945年Trinity(三位一體)核試驗開始,到1992年美國的“儒略行動”完成,美國一共進行過56個“行動”級別的核武器實驗,有的核實驗中只引爆一枚核彈,但更多的核試驗過程中會引爆很多枚核彈。在砂巖行動后,1951年美國展開了游騎兵(Ranger)行動,主要為了實驗小當量核武器,過大當量的核武器在使用上有局限性... 閱242 轉32 評0 公眾公開 20-12-04 00:57 |
[原]還原:說說隱身戰斗機吧 低可探測性技術的發展主要是在雷達構成了對飛機的真正威脅之后,飛機在設計的時候不得不考慮到被雷達探測后所面臨威脅的一種妥協方案。在現在比較留下的RCS的說法表面了一架軍用飛機可以被雷達探測到的面積到底是多大,以至于很多人認為雷達探測不到的軍用飛機才是真正的隱身技術的核心所在。在某些角度上地面的雷達系統可以在很遠的距離上發現... 閱340 轉26 評0 公眾公開 20-12-04 00:57 |
兩大特點,讓我國的紅箭-10,不僅僅是反坦克導彈。紅箭-10導彈的射程是10公里,比美國地獄火導彈還遠2公里,光是彈頭的重量就有43公斤,破壞力更不用說了。這兩個特點,一個是光纖制導,另一個是光電探測。雖然都能做得到,但沒這么邪乎,畢竟導彈飛行性能有限,而且紅箭-10導彈的巡航速度大概是每秒150米左右,實際上給人操作的時間只有1分多... 閱77 轉2 評0 公眾公開 20-10-27 01:00 |
說實在的,中國的輕武器設計,也就真的相當墨西哥這樣的三流水平。既然說了墨西哥的設計水平,那也就是——墨西哥還真的有自己設計的步槍。墨西哥的國內武器設計主要是由墨西哥國防部下屬的武器和彈藥裝備局(Dirección de Comercialización de Armamento y Municiones)來實施的。原因就是墨西哥的FX-05是原創的設計。如果墨西哥的F... 閱107 轉0 評0 公眾公開 20-09-26 00:45 |
[原]還原:手雷與手榴彈簡史 還原:手雷與手榴彈簡史。說回手雷的本身,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手雷是直到1915年才出現的英國制造米爾斯手雷。當年清末民國初年的時候翻譯英文武器名稱,手雷和手榴彈是并存的是指兩種不同的武器,而手榴彈這個詞當年翻譯的也十分信達雅。這是一戰之前法國士兵裝備的手雷,當年大清朝和民國就管這種武器叫做手雷而并不叫做手榴彈。就是德國的木... 閱114 轉2 評0 公眾公開 20-09-23 23:43 |
戰神一起,關島不保,空軍剛剛發布了一段轟-6K轟炸作戰視頻。在空軍微博上剛剛發布了這段視頻:其實在視頻中導彈打擊的正是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如果把視頻看細致,那么我們就會出現一個問題,以現在的轟-6K是否真的能夠打擊到關島基地呢?視頻中出現的轟炸機叫做轟-6K,是我們西安飛機工業集團制造的一款遠程轟炸機。甚至可以不需要進行臨空,... 閱62 轉2 評0 公眾公開 20-09-23 23:43 |
俄羅斯的超空泡魚雷,水下的戰爭將翻天覆地的改變。通過點燃火箭發動機,在水中形成推力,同時俄羅斯的設計將一部分火箭發動機的高壓燃氣導入到魚雷頭部,這時魚雷表面和水體之間就可以形成一層高壓但阻力很小的空泡層。目前俄羅斯的空泡魚雷的水下航行速度是200節,幾乎就是目前魚雷速度的6倍。很多人認為俄羅斯的空泡魚雷是近來的新產物,其... 閱31 轉0 評0 公眾公開 20-09-23 23:43 |
美國、俄羅斯的洲際彈道導彈飛行速度20多馬赫,那么我們呢?導彈的射程。但我們會發現導彈射程R和導彈的末端速度V是成正比例關系的。我們可以發現,如果導彈的射程大于了8000公里,那么導彈的末端速度就可以達到19.06馬赫,如果射程大于1萬公里的話,導彈的末端飛行速度就是20馬赫出頭了。這是普遍的物理學規律,如果我們射程1萬公里的導彈,而... 閱33 轉1 評0 公眾公開 20-09-23 23:43 |
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工業能力的發展我們總是會在不同年代的戰斗機上發現出一些顯著的特征和一些跨越式的發展,它們也就被很多人作為戰斗機分代的依據了。其實最早提出六代機“標準”的是英國,或者說的更嚴謹一些,第一個曝光他們下一代戰斗機計劃的國家是英國,而這個戰斗機被大家普遍認為是六代機。大家所關心的六代機也就不是一個戰機型號或... 閱61 轉2 評0 公眾公開 20-09-23 2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