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廈人紀針灸_心之募穴—巨闕穴(2-00:18:58) 從這個心蔽骨,兩個正中間的地方,我們叫巨闕,巨闕跟中脘的中間,我們叫上脘。 這個上脘穴呢,它是絡穴。我們有一個很有名的灸法叫梅花灸,是以中脘為主,上下左右各一寸,成一梅花型,統治一切胃病 。 只有病人吐血時不要灸,因為吐血時增加溫度時,血會增加。外面是吐血,里面可能是胃癌,所以出血的時候,不要去灸。 所以上脘、下脘、建里等于是輔助中脘的穴道。諸位有這個觀念就好了。 再來呢,這個是巨闕,巨闕是心之募,是心臟的募穴。 倪海廈人紀針灸現在諸位學到了,一個巨闕、一個關元,我們在治療心臟病 的時候,胸痛的很厲害。我的一個病人開了四個小時車來找我,動脈血管堵塞,西醫手術前做檢查,發現一個腎臟完全沒有功能,西醫說不能開刀,放棄了。 如果開完刀,最好的結果就是尿毒,最壞就是死在手術臺上。病人急了,找到我,巨闕、關元,一下針痛就沒有了,就是那么快。對任何心臟病都可以,針下去不要下太深,差不多一寸,那這個是心的募穴。 倪海廈人紀針灸補瀉手法(2-00:22:48) 心的募穴,“得氣即瀉”。所以諸位呢,在這介紹基本補瀉的手法,最基本的補瀉手法呢有“提豆許”①,什么叫“提豆許”,這個針扎下去,扎到巨闕上面,我們要瀉。一開始先捻針,左轉右轉氣到了以后,往前推一點點,推像綠豆那么大就是瀉。 什么叫補,往上拉一點,就結束,這就是補。 這是最基本的補瀉手法。再講一次,氣到了往前推一點就是瀉,氣到了往上拉一點、提一點,就是補。你往上提的時候,氣會在針的下方。你往下刺時,氣會往下走。 你現在可以在巨闕下針后,病人酸了往前一點。所以針一開始不要下太深,不然往前一推,針就太深了,所以一開始針不要下太深。 看巨闕,七十六頁前面下來第四行,它說如果是懷孕的婦人,氣會往上沖,會讓懷孕的婦人昏倒,所以針下巨闕,為什么提這個,因為還有補合谷,瀉三陰交。在后面介紹大腸經跟脾經時會再說到。 巨闕后面插進來的這段話非常重要。按十四經發揮,人心下有膈膜,前齊鳩尾后齊十一椎。這是我們的橫膈膜,在我們的身體,肺和心臟中間有一個橫膈膜。一般西醫觀念,橫膈膜就是在吸氣吐氣時升降,沒有這簡單。 心臟有問題時,會有穿心痛,膈膜連到后面第十一椎,就是十椎下。我們主要癥狀叫心痛徹背 ,背痛徹心。就是從前面痛到后面,再從后面痛到前面。為什呢會這樣痛呢,是因為痰飲造成的,痰在這會滑動啊,所以會感覺到穿心痛。這個是在巨闕后面的附注上的第一個功能。 第二個呢,因有橫膈膜在,腸子的食物沼氣不會上升。實際上在《黃帝內經》還說它還有更多的功能。它可以壓擠肝臟,將肝臟的血到大腸,金跟木的關系,金來疏木。兩金在壓擠肝臟,就會有動能運動。倪海廈人紀針灸關于巨闕和心臟病的調理方法。 所以肝臟的血跟大腸是通的。西醫常會發現肝臟的癌轉到大腸,實際上就是這邊有一條血管。全身上下只有這一條血管沒有瓣膜,允許血在這邊來回流通。 我們以針灸為主,所以說巨闕上面我們可以診斷到心臟的問題。 |
|